追溯其淵源,空氣能熱水器屬于外來技術,
1824年,熱泵的理論起源于卡諾發表的關于卡諾循環的論文;
1850年初開爾文提出冷凍裝置可以用于加熱;
之后許多科學家及工程師對熱泵進行了長達80年的大量研究。
1924年,空氣源熱泵技術發明,但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和應用;
20世紀60年代,世界能源危機爆發,熱泵以其回收低溫廢熱,節約能源的特點,經過改進而登上歷史舞臺受到人們的青睞。比如美國,熱泵的產量從1971年的8.2萬套/年增至1976年的30萬套/年,1977年再次增加為50萬套/年,而此時,日本后來居上,年產量超過50萬套。
在歐美大多數發達國家,如澳大利亞、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北歐南歐等國家,熱泵產品已經進入了大多數家庭。1998年美國的調查數據顯示,美國約有30%的熱水供應設備采用空氣能熱水機組,到從2001年開始美國每年安裝40萬臺空氣能熱水器,并保持每年10%的速度遞增。
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等國將熱泵運用到熱水器產品上。
2000年左右,我國開始嘗試熱泵在熱水設備上的應用。
2001年左右熱泵熱水器在日本開始進入家庭使用,
2002年前后空氣能熱水器引進中國登陸;
2003年,我國出現一批專業生產空氣能熱泵熱水器的制造商和銷售商,由于其高效節能、環保、安全、舒適、安裝便捷等諸多優勢,迅速在南方市場得到應用推廣,主要應用于企事業單位,中國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市場初現。
2007年,空氣能熱水器的發展因為各種因素制約,家用應用方面發展緩慢,處于起步階段,在我國整體家用熱水器市場上占有不到1%的銷售份額,而同期在熱泵熱水器發展相對成熟的日本,年銷售已超過100萬臺,占整個電熱水器市場份額的70%。
2008年,空氣能熱水器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,達到了較大的發展,被業界人士稱迎來了“空氣能熱水器的青春期”。
2008年5月1日,《商業或工業用及類似用途的熱泵熱水機》國家標準頒布施行;
2009年9月1日《家用及類似用途熱泵熱水器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執行;這兩個標準對行業的企業行為起到引導和規作用,同時,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,有助于整體提升行業技術水平,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。各級政府對空氣能熱泵熱水等節能環保項目在資金上給予補貼支持。因為得到政府政策性鼓勵和支持,社會各界對空氣能熱泵熱水產品節能效果的逐漸認知認可,空氣能熱泵熱水器經歷了幾年的起步階段,開始步入快速成長期。2007年熱泵熱水器行業全國的實際總銷售額約為7億元,2008年約為10億元,2009年約為15億,增長幅度接近50%,預計2010年的全年總銷售額可達到25億元。目前全國銷量最大的品牌是美的,09年銷售近4億元。